2025年全国高校数字时代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双师双能”教师培训圆满结束!
2025-10-20
2025年10月18日至19日,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南昌航空大学承办的2025年全国高校数字时代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双师双能”教师培训在江西南昌成功举行。本次培训聚焦国际传播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采用数字技术+英语应用双轨设计,吸引全国近50所高校158名教师参与,助力参班教师提升英语教学能力与国际传播素养。
开幕致辞
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邹建平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教育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背景下,本次培训是开辟外语教育新赛道、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活动。他期望参训教师能借此机会深入理解数字时代国际传播的新趋势,提升跨文化叙事能力,为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外研社国际人才发展中心总经理冯涛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本次研修班是响应国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她指出,外语教师应提升数字素养与跨文化传播能力,肩负起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人才的时代使命。她还介绍了外研社通过教材、课程、评价及实训体系建设,积极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以支持“双师双能”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中国前驻外大使:数字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前驻外大使在培训中围绕“数字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展开主旨发言。他指出,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新时代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注重内容的责任感、针对性和技巧性,还要善用数字技术提升传播效能。同时,他提醒外语教育工作者应正视人工智能的冲击,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机融合,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冯庆华:数字技术在国际传播与外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冯庆华以 “数字技术在国际传播与外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为题作分享,系统阐述了数字时代外语教学的转型路径与创新实践。他现场展示了如何利用AI工具实现从文字到视频、从图片到数字人播报等智能创作,指出外语教师应主动拥抱数智技术,将其融入教学与传播实践,培养 AI 时代急需的、专业精、知识广、技术强的人才。

靳宝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国际传播育人转型
梦工坊青年人才发展中心理事长靳宝强作“重在基础,资源赋能—跨文化背景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内知国情,外晓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与探索”两场主题报告。首讲结合跨国全媒体实践经验,指出当前国际传播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强调外语教师应把握培养方向,对接产业需求,升级课程体系。第二讲以丝绸之路为切口,强调要推动国际传播的叙事创新、内容创新与渠道创新,真正实现讲好中国故事。

田朝霞:以写作与演讲课程重构数字时代国际传播教学
南京师范大学田朝霞教授提出以“四维新目标”重构英语写作课程,培养兼具双语能力、文化共情、批判思维与传播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外语教育从语言训练向国际传播能力转型。她主张通过真实场景任务、多模态项目、AI融合及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写作/演讲(如在教学中可引入《中国哲学的故事》等优质读本作为国际传播教学素材),提升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增强文化传播实效。

翟峥:从语言到文化:外语教师国际传播胜任力构建与教学实践
北京外国语大学翟峥教授聚焦外语教师的国际传播能力构建,提出在国际传播背下外语教师具备澄清者、指导者和培育者的新角色。他强调“语言是载体,传播是目的,文化是灵魂”的核心理念,倡导将叙事策略融入翻译、口语、阅读等日常教学,引导学生“想讲”,从“能讲”走向“会讲”,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根本性转变。

毛新宇: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外研社国际人才发展中心教育服务经理毛新宇聚焦产教融合如何有效赋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出应构建以“四个课堂”为核心的闭环培养体系。她强调要构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希望通过校企协同共建,助力教师转型,共同培养出能熟练运用数字技术、精通专业领域、善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实战型国际化传播人才。

本次培训开幕致辞部分由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妮主持。

18日上午专家讲座部分由南昌航空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徐翰主持。

18日下午-19日专家讲座部分由外研社国际人才发展中心产教融合部主任牛琪雯主持。

本次研修期间还设有线上课程学习与综合考核环节,参训教师顺利完成所有学习任务并经考核合格后,将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的国际化行业外语(电子信息英语)职业技术证书(高级)及主办方颁发的培训结业证书。
本次培训通过国际传播意义解读、产业需求分析、教学案例展示等多元环节,为参训教师系统构建了国际传播的知识框架与教学实践路径。未来,外研社将持续聚焦国家国际传播战略与外语教育改革前沿,打造更多“外语+国际传播”深度融合的师资发展项目。期待与全国高校教师并肩前行,共同培养国际传播方向的复合型人才,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贡献教育力量!



